朱权收回手,指尖还沾着淡淡的牛油味,又问道:“这矿洞如今挖了多深?每日能采出多少煤炭?”
郑和答道:“回殿下,如今已挖了三丈深,分了三个巷道,每个巷道都有矿工日夜轮班开采。”
他往洞口望了一眼,见有个老矿工正给新矿工演示如何分辨煤层,开口道:“每日能采出两百石煤炭,若是遇上矿脉厚实的地方,最多能采出两百三十石。
这些煤炭除了供应冶炼工坊,还能供应城内的商铺、民居取暖,冬日里也能保证农田的灌溉水车不结冰。
去年冬天冷,就是靠这些煤炭,新洲的小麦才没被冻坏。”
朱权心中暗惊,两百石煤炭可不是小数目,北平西山的煤矿,最大的一处每日也不过采出一百五十石,还多是碎煤。
他低头看了看脚下的煤炭,弯腰捡起一小块,入手沉甸甸的,指尖能蹭到细密的煤屑,捏紧了也不散碎。
用指甲刮了刮,煤块表面只留下一道浅痕,凑近鼻尖闻了闻,只有淡淡的煤烟味,还夹杂着一丝泥土的清香,没有北平煤炭的呛人杂味,显然是上好的无烟煤。
“如此多的煤炭,品质又这般好,为何不运回大明?”
朱权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问,他将煤块放回地上,拍了拍手上的煤屑,又道:“大明境内虽也有煤矿,可北平、应天一带的煤炭要么品质不佳,烧起来烟大呛人,要么开采不易,矿洞总塌;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