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审现场,双方各执一词。

        吴琴雪声泪俱下,描述自己被撞的经过,虽然细节模糊,但态度坚决。

        孔景宇则一脸委屈,反复强调人不是自己撞的,自己只是好心帮忙搀扶老人去了医院就诊。

        关键的转折点发生在法庭辩论阶段。

        主审法官汪皓,一位四十多岁,戴着金丝眼镜,面相看起来颇为严肃的法官,在听取双方陈述后,针对孔景宇的辩解,突然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:

        “孔景宇,你反复强调你是去扶人,不是撞人。那么本法官问你,按照常理推断,如果不是你撞的,你为什么要扶?为什么要送她去医院?还主动垫付医药费?”

        此言一出,整个法庭先是寂静了片刻,随即旁听席上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哗然!

        孔景宇也目瞪口呆,一时不知如何反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审判员,我那是做好人好事啊,怎么能以此判断就是我撞的呢?”孔景宇难以置信地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汪皓看着孔景宇,带着审视的眼光问道:“做好事?哪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好人好事?根据生活经验和社会常理推断,你的行为更符合撞人后出于愧疚和弥补心理而采取的补救措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真不是我撞的,我发誓!”孔景宇几乎要跳起来,尖声大叫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